木屋蓋 wood roof construction
木屋蓋翻譯:wood roof construction
基本定義
由屋面、木屋架及支撐組成的屋蓋。在民用及公共建筑中,尚需設置頂棚。屋面是屋蓋的圍護部分,使其不受自然氣象的直接作用。屋面由防水材料和屋面木骨架組成。
在中國木屋蓋常用的防水材料為粘土平瓦或水泥平瓦。冷攤瓦屋面,多用于有頂棚的屋蓋。其木骨架由掛瓦條、椽條和檁條組成,掛瓦條為承重構件。檁條宜設置在屋架上弦節點上,使椽條受彎而屋架上弦僅承受軸向壓力。
特征
木屋蓋結構是指用木梁或木屋架(桁架)、檁條(木檁或鋼檁),木望板及屋面防水材料等組成的屋蓋。
木屋蓋根據房屋的情況,可用于單層空曠房屋的屋蓋,也可用于多層房屋的屋蓋。
單層空曠房屋
單層空曠房屋的木屋蓋結構的特點是:
a、跨度較大(一般為9-15m),主要受彎構件采用木屋架(桁架)。
b、屋蓋結構中屋架(桁架)的支點一般為:鋼筋混凝土柱、砌體墻(墻垛、磚柱),
多層房屋
多層房屋的木屋蓋一般用于多層砌體房屋的屋頂,屋蓋中的主要受彎構件為木梁 (跨度≤6.om)或檁條,這些受彎構件的支點為砌體墻;當檁條直接搭在墻上時,俗稱硬山擱檁。
桁架和木梁的一般規定
1.木材宜用作受壓或受彎構件,在作為屋架時,受拉桿件宜采用鋼材(如:屋架下弦及受拉豎桿),當采用木下弦時,對于圓木,其跨度不宜大于15m;對于方木不應大于12m。采用鋼下弦,其跨度可適當加大,但一般不宜大于18m。
2.受彎構件采用木梁時,其跨度一般不大于6.Om,超過6.Om時,宜采用桁架(屋架)。
3.桁架或木梁的間距:當采用木檁時,其間距不宜大于4.Om;當采用鋼檁條時,其間距不宜大于6.Om。
4.桁架的形狀:一般為三角形,也可采用梯形、弧形和多邊形屋架。屋架中央高度與跨度之比,不應小于表6-17規定的數值。桁架應有約為跨度1/200的起拱。
方木和原木結構及屋蓋構造
方木和原木結構是指包括齒連接的方木、板材或原木屋架,屋面木骨架及上弦橫向支撐組成的木屋蓋,支承在磚墻、磚柱或木柱上。方木和原木結構的施工方式優點是對材料精度要求不高,可根據現場情況進行材料的調配和加工,不需要大型專用設備。
方木和原木結構其實是混合結構,木結構構件只是屋蓋部分和支承屋架的木柱,主要的圍護結構是磚石砌體,最終屋面荷載由木柱或磚柱將整個屋面荷載傳至基礎。柱下端與基礎的連接主要是限制水平位移,一般柱基座為石材或混凝土預制,中央有柱窩(相當于榫孔),木柱下端有突出的榫頭,立柱時榫頭正好臥在柱窩內。木柱與梁(屋架或柁)的連接也比較簡單,有榫接,鐵件連接,螺栓連接等也是主要限制水平位移,有時梁直接放在放有防腐墊木的磚柱或墻垛上。屋架根據建筑的開間進身跨度不同,通過計算采用不同的規格的方木和原木作為主要結構材料和連接方式。這種結構形式荷載較集中,一旦某一結構構件失效都能導致整個建筑物的安全問題。它的圍護結構與柱和屋蓋是分離的,整體性較差,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農村中的很多這種木結構房屋的圍護墻先倒塌然后木屋架才倒塌,我們村有許多房屋墻體都倒了、屋架卻還立在那里,這說明這種結構形式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但整體性較差。
方木和原木結構施工人員包括木工、瓦工、抹灰工、鋼筋工、混凝土工等。 使用工具就木工而言有:鋸、鐵錘、鋼卷尺、水平尺、線墜、角尺等、螺絲刀、扳手、手電鉆、各種鑿具、各種刨具、斧頭、錛子、木挫等。
施工順序:立柱、 架梁、上檁、釘椽子、砌圍護墻 、屋面和外裝。如果是墻柱,施工順序則是先砌圍護墻再架屋架。
方木和原木結構的施工方式優點是對材料精度要求不高,可根據現場情況進行材料的調配和加工,不需要大型專用設備。缺點是工種較多、工序多、交叉施工多、濕作業多,所以存在技術間歇,容易造成窩工,工期較長。
建筑資質代辦咨詢熱線:13198516101
版權聲明:本文采用知識共享 署名4.0國際許可協議 [BY-NC-SA] 進行授權
文章名稱:《木屋蓋 wood roof construction》
文章鏈接:http://www.ajaxa.cn/11084.html
該作品系作者結合建筑標準規范、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整合。如若侵權請通過投訴通道提交信息,我們將按照規定及時處理。